福建中職中專網為福建初中升學擇校民間信息交流平臺,本站主要為福建中考生提供福建中職、中專、技校、衛校的招生、報考指導服務,權威信息請以福建省教育考試院和各中職招生院校官方信息為準。
福建中職中專網為福建初中升學擇校民間信息交流平臺,本站主要為福建中考生提供福建中職、中專、技校、衛校的招生、報考指導服務,權威信息請以福建省教育考試院和各中職招生院校官方信息為準。
10月23日,省教育廳印發《關于做好2024年高職院校分類考試招生報名工作的通知》,明確我省2024年高職院校分類考試招生報名工作將于2023年11月4日至11月10日進行。
報名辦法
我省2024年高職分類招考報名包括“網上報名”和“現場確認”兩個階段。
網上報名
1.報考人員(含具有免試錄取資格人員,下同)于2023年11月4日至11月10日登錄福建省教育考試院網站(www.eeafj.cn)“數字服務大廳-高職分類招考-高職分類招考考生報名系統”進行網上報名,逾期不予受理。
2.報考人員應按要求如實填寫報名信息,并對所填信息的真實性、準確性負責。報考人員在選擇報名現場確認點時,應屆畢業生原則上選擇學籍所在縣(市、區)的確認點;本省戶籍非應屆畢業生原則上選擇戶籍所在縣(市、區)的指定確認點;隨遷子女非應屆畢業生應選擇原高中階段學校學籍所在縣(市、區)的確認點。
3.除特殊群體類的報考人員,在高職分類招考考生報名系統所使用的證件號碼,應與中職(高中)學考系統中的證件號碼一致,方可匹配到相應的學考號進行網上報名。
現場確認
1.報名確認點由縣(市、區)確定。報名確認點應設在縣(市、區)教育招生考試機構、普通高中和中職學校,不得設在培訓機構(學校)等。各縣(市、區)應于網上報名開始前,向社會公布本轄區所有報名確認點的名稱、受理范圍、地址、咨詢電話等信息。
2.報考人員本人須于2023年11月11日至16日,持報名所需材料到所選擇的確認點現場確認,逾期不予受理。
3.現場確認時,報考人員須提交本人戶口簿、有效居民身份證等材料原件和復印件(供現場核對)外,還須提交相關證明材料原件及復印件:
(1)2024年應屆畢業生須提交畢業班學籍花名冊(須經學籍主管教育或人社行政部門審定并加蓋學籍專用章)和實際就讀證明(須經報考人員所在學校審定、校長簽字并加蓋學校公章)。
(2)往屆畢業生須提交高中階段學校畢業證書。同等學力人員須提交初中畢業證書等相關證明材料。
(3)退役軍人須提交經退役軍人事務部門審核的身份證明材料和退役證(義務兵/士官退出現役證、軍官轉業證書、軍官復員證書)。下崗失業人員和農民工須提交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審核的身份證明材料,高素質農民須提交農業農村部門審核的職業界定和身份證明材料。
(4)父母工作調動、人才引進、駐閩部隊現役軍人(含文職人員)身份報考的人員須提供父母一方的身份證明材料。庫區移民身份由當地教育部門協調庫區管理部門核查。
(5)投靠父母一方的報考人員須提交被投靠人戶口簿和身份證。隨遷子女須提交父母一方在閩從業經歷證明材料,其中繳交社會保險費或納稅的由教育部門匯總名單后交由當地人社、稅務等部門核查。
(6)在我省定居的外國僑民須提交《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人永久居留身份證》。臺商子女須提交臺商及子女臺胞證、臺灣戶籍謄本、臺商及子女暫住證、企業營業執照、聘用關系證明和在大陸獲得的普通高中、中職學校畢業證書。
4.各報名確認點要嚴把報名確認關,逐一核對報考人員的身份信息和相關證明材料,使用二代居民身份證閱讀機對報考人員基本信息的準確性進行校驗。要加強報名數據與學籍數據比對,嚴格審核報考人員學籍及其實際就讀情況。要按規定將隨遷子女身份信息在考區進行公示(其中應屆畢業生還須在其就讀的高中階段學校同步公示)。嚴禁應屆畢業生冒用同等學力人員或往屆生身份報名,嚴禁冒用隨遷子女身份報名,嚴禁不符合我省高職分類招考報名條件的人員報名。
5.報考人員本人應認真閱讀報名確認點打印的《2024年福建省高職院校分類考試招生報名表》(以下簡稱《報名表》)所有信息,核對確認無誤后簽名,他人不得代簽。一經簽名確認,所有信息不得更改,由于信息錯誤導致的后果由報考人員本人承擔。
6.報考人員在《報名表》選擇“只能報考高職(專科)批次”的,只能參加高職(專科)批次的錄取。
7.報名工作結束后,各報名確認點應及時將報考人員的報名材料完整歸檔(一人一檔),由縣(市、區)教育招生考試機構統一保管備查。
報名條件
下列人員可以申請報名
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法律,符合教育部、省招委會及省教育廳招生考試有關管理規定,高中階段學校畢業或具有同等學力,身體狀況符合相關要求,同時還須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具有我省戶籍且出生后首次申報戶口登記在我省。其中,高中階段學校應屆畢業班學生(以下簡稱應屆畢業生)須具有我省高中階段學校學籍并實際就讀。
2.因父母一方(或法定監護人,下同)屬于工作調動、人才引進、庫區移民、駐閩部隊現役軍人(含文職人員),報考人員戶籍于報名前遷入我省。其中,應屆畢業生須具有我省高中階段學校學籍并實際就讀。
3.因投靠父母一方,報考人員戶籍于報名前遷入我省,同時被投靠人須具有我省戶籍且出生后首次申報戶口登記在我省。其中,應屆畢業生須具有我省高中階段學校學籍并實際就讀。
被投靠人雖具有我省戶籍但出生后首次申報戶口登記不在我省的,按第4項規定執行。
4.因其他事由將戶籍遷入我省的應屆畢業生,其戶籍遷入我省須滿3年(時間截止至2024年7月1日,下同),同時須具有我省高中階段學校學籍且有3學年連續實際就讀經歷。
因其他事由將戶籍遷入我省,持有我省高中階段學校畢業證書的往屆畢業生;持省外高中階段學校畢業證書的往屆畢業生,其戶籍遷入我省且高中階段學校畢業均須滿3年;同等學力人員,其戶籍遷入我省須滿3年且初中學校畢業(含結業)須滿6年。
5.具有我省戶籍的人員,但不符合以上第1項至第4項條件之一的,只能報考高職(專科)批次。
6.進城務工人員及其他非我省戶籍就業人員的隨遷子女,須具有我省高中階段學校學籍且有3學年連續實際就讀經歷。其中,報考面向中等職業學校(簡稱中職學校,含技工學校,下同)畢業生本科批次的,其父母一方須有近三年在我省按國家規定繳交社會保險費或納稅等可證明其在我省從業經歷的記錄。
7.在我省定居、具有我省高中階段學校實際就讀經歷并持公安機關簽發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人永久居留身份證》的外國僑民。
8.在大陸獲得普通高中、中職學校畢業證書的臺商子女。
9.符合報名條件的退役士兵、下崗失業人員、農民工和高素質農民等社會人員。
下列人員不得申請報名
1.具有高等學歷教育資格的高校的在校生(含“五年制”高職教育學生),或已被高校錄取并保留入學資格的學生。
2.高中階段學校非應屆畢業的在校生。
3.在高中階段非應屆畢業年份以弄虛作假手段報名并違規參加普通高考(含全國統考,省級統考和高校單獨組織的招生考試)的應屆畢業生。
4.因違反國家教育考試規定,被給予暫停參加高校招生考試處理且在停考期內的人員。
5.因觸犯刑法已被有關部門采取強制措施或正在服刑者。其中,未成年人按相關法律規定執行。
6.不符合我省高職分類招考報名條件的其他人員。
其他事項
報名后至2024年7月1日前,將戶籍遷出我省或將高中階段學校學籍轉出我省的,視為自行放棄我省高職分類招考的考試和錄取資格。
考生類別和報考科類
(一)考生類別
考生類別分為中職學校類、普通高中類和特殊群體類等3類。報考中職學校類的考生為中職學校的應屆畢業生、往屆畢業生或同等學力人員。報考普通高中類的考生為普通高中學校的應屆畢業生、往屆畢業生或同等學力人員。報考特殊群體類的考生為在我省安置的退役士兵,以及下崗失業人員、農民工和高素質農民等群體人員。
(二)報考科類
1.中職學校類報考人員應按照我省中等職業學校學業水平考試(以下簡稱中職學考)專業基礎知識考試課程選擇對應的報考科類。報考人員選擇的報考科類如與其參加的中職學考專業基礎知識考試課程對應的報考科類不一致,其專業基礎知識考試成績按零分計。
2.普通高中類和特殊群體類的考生不分報考科類。
3.高職分類招考安排的本科招生計劃僅面向中職學校類考生。
福建省中職學校學業水平專業基礎知識考試課程與報考科類對應表
序號 | 專業基礎知識考試課 | 對應報考科類 |
1 | 植物生產與環境 | 農林類 |
2 | 畜禽解剖生理 | 畜牧類 |
3 | 海洋生物學 | 漁業類 |
4 | 工程制圖與識圖 | 土木工程類 |
5 | 機械基礎 | 制造類 |
6 | 電工基礎 | 電工類 |
7 | 電子技術基礎 | 電子類 |
8 | 無機化學 | 化工類 |
9 | 紡織材料 | 紡織類 |
10 | 服裝結構基礎 | 服裝類 |
11 | 食品微生物 | 食品類 |
12 | 汽車構造 | 汽車類 |
13 | 城市軌道交通運營安全 | 城市軌道交通類 |
14 | 鐵路客運組織 | 鐵道運輸類 |
15 | 船舶結構與貨運 | 航運技術管理類 |
16 | 計算機網絡技術 | 計算機類 |
17 | 解剖生理學基礎 | 醫藥衛生類 |
序號 | 專業基礎知識考試課程 | 對應報考科類 |
18 | 化妝基礎 | 形象設計類 |
19 | 會計基礎 | 財經管理類 |
20 | 市場營銷基礎 | 商貿管理類 |
21 | 物流基礎 | 物流管理類 |
22 | 旅游概論 | 旅游服務類 |
23 | 烹飪原料知識 | 餐飲類 |
24 | 美術基礎知識 | 美術與設計類 |
25 | 基本樂理 | 音樂與表演類 |
26 | 新聞基礎 | 廣播影視類 |
27 | 體育健康概論 | 體育類 |
28 | 學前兒童衛生保健 | 教育類 |
29 | 辦公事務管理 | 辦公事務類 |
30 | 社會學基礎 | 公共管理與服務類 |
考試科目
(一)中職學校類考生
1.依據福建省中職學考成績和職業技能測試成績,參考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擇優錄取。職業技能測試具體安排另行通知。
2.學業水平考試成績使用其在2023年6月參加我省中職學考公共基礎知識(德育、語文、數學、英語)和專業基礎知識的合格性、等級性考試成績。
(二)普通高中類考生
1.依據福建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合格性考試成績,參考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及職業適應性測試結果擇優錄取。職業適應性測試具體安排另行通知。
2.對于應屆畢業生,使用其參加我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語文、數學、外語、思想政治、信息技術、通用技術(不含實踐操作)等科目合格性考試成績(非補考成績)作為錄取依據。
3.對于往屆畢業生或同等學力人員,使用其在2024年1月參加我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語文、數學、外語、思想政治、信息技術、通用技術(不含實踐操作)等科目合格性考試成績作為錄取依據。
4.從外省(區、市)轉入我省的考生,需按規定參加我省語文、數學、外語、思想政治、信息技術、通用技術(不含實踐操作)等六門科目合格性考試,其原就讀地省級主管部門提供的學業水平考試成績證明僅作為普通高中畢業認定依據。
(三)特殊群體類考生
1.退役士兵、下崗失業人員、農民工和高素質農民等特殊群體類考生依據福建省統一組織的特殊群體類考生文化素質考試成績,并參考職業適應性測試結果擇優錄取。
2.特殊群體類考生文化素質考試科目為語文和數學兩門,依據《福建省教育廳關于印發福建省中等職業學校學業水平考試大綱(修訂)的通知》中語文、數學考試大綱命題,采用筆試考試,每門成績滿分150分,總分滿分為300分。具體考試安排另行通知。
錄取時間
錄取工作擬安排在2024年4月,具體時間另行通知。被錄取的考生不得再參加2024年普通高考和錄取;未被錄取且符合我省2024年普通高考報名條件的考生可在規定時間內申請2024年普通高考補報名,逾期不予受理。
思想政治品德考核
(一)思想政治品德考核主要是考核考生本人的現實表現。考生所在學校或單位(無就讀學校或工作單位的考生原則上由所屬鄉鎮、街道辦事處)應對考生的政治態度、思想品德作出全面鑒定,并對其真實性負責。考核材料由縣(市、區)教育招生考試機構歸入考生的報考資料。
(二)對受過刑事處罰、治安管理處罰或其他違法違紀處理的考生,負責考核的學校或單位要向考生報名所在地的教育招生考試機構及時提供其所犯錯誤的事實、處理意見和本人對錯誤的認識及改正錯誤的現實表現等翔實材料,并對其真實性負責。
(三)考生有下列情形之一且未能提供對錯誤的認識及改正錯誤的現實表現等證明材料的,應認定為思想政治品德考核不合格:
1.有反對憲法所確定的基本原則的言行或參加邪教組織,情節嚴重的;
2.觸犯刑法、治安管理處罰法,受到刑事處罰或治安管理處罰且情節嚴重、性質惡劣的。
身體健康狀況檢查
所有考生均須參加身體健康狀況檢查,身體健康狀況檢查信息將作為考生電子檔案的組成部分,具體按照2024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有關要求執行。考生若未按要求參加身體健康狀況檢查,由此產生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擔。
文章來源于:福建省教育廳http://jyt.fujian.gov.cn/jyyw/jyt/202310/t20231024_6282135.htm,(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聯系方式:swhzw@vip.qq.com)
本文標題:福建省教育廳:2024年高職院校分類招考11月4日開始報名@中考生,快來測一測適合報考的學校吧!
根據模考/估分情況,測算錄取概率,提供針對性的升學方案...我是:
考生情況:
填寫信息,獲取結果:
免責聲明
掃一掃添加企業微信
與福建中專升學專業老師, 一對一咨詢,在線實時為你解答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