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中職中專網為福建初中升學擇校民間信息交流平臺,本站主要為福建中考生提供福建中職、中專、技校、衛校的招生、報考指導服務,權威信息請以福建省教育考試院和各中職招生院校官方信息為準。
福建中職中專網為福建初中升學擇校民間信息交流平臺,本站主要為福建中考生提供福建中職、中專、技校、衛校的招生、報考指導服務,權威信息請以福建省教育考試院和各中職招生院校官方信息為準。
【導讀】三明市2024年高中階段學校招生錄取辦法的通知已發布,參加三明中考的同學將于6月19日-21日考試,考生注意考試時間,切勿錯過考試,避免過度緊張,希望各位考生積極備考,下面跟著三明中職中專網一起看看詳細內容!
一、招生錄取的原則和依據
(一)基本原則
綜合評價、關注特長、尊重志愿、擇優錄取。
(二)錄取依據
1.考試總分。中招總分滿分為800分,其中語文、數學、英語三科按卷面原始分,體育與健康按“筆試+測試”得分,物理按卷面原始分的90%,化學按卷面原始分的60%,道德與法治、歷史各按卷面原始分的50%,生物、地理各按卷面原始分的30%計入中招總分。物理、化學、道德與法治、歷史、生物、地理和體育與健康等7科折算后取小數點后2位,所有科目累加后按“四舍五入”原則取整數。
2.等級總分。等級總分滿分為70分,以全市為單位,根據物理、化學、道德與法治、歷史、地理、生物、體育與健康等7科原始成績,由高到低位次劃定A、B、C、D、E五個等級,每個學科等級人數所占比例依次為A等級15%、B等級30%、C等級35%、D等級15%、E等級5%,A等級按10分、B等級按8分、C等級按6分、D等級按4分、E等級按2分折算,7科等級折算分累加為等級總分。
3.考查成績。物理、化學、生物實驗操作,英語口語,信息技術,音樂、美術等考查科目成績。省三級及以上達標高中學校錄取的考生,各考查科目必須全部合格。
4.政策性加分或減分。符合規定條件的考生在考試總分中加分或減分后參加普通高中錄取。
5.綜合素質評價結果。全面使用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結果,嚴禁單獨以學業成績作為唯一錄取標準。省三級及以上達標高中學校錄取的考生,綜合素質評價等級必須達良(含良)以上。
(三)考生檔案
1.初中畢業生綜合素質與學業學習情況評定報告單,社會考生應由居委會(或村委會)提供有關品德方面的證明;
2.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登記卡;
3.初中畢業生報考登記表;
4.可享受政策性照顧的有關證明。
二、普通高中學校招生錄取順序和類別
按自主招生、中美課程班、統招生、定向生和綜合高中班五類依次進行。
(一)自主招生錄取辦法
為促進普通高中優質特色發展,三明一中招收藝體特長生15人,三明二中招收藝體特長生12人,三明九中招收藝術特長生210人,沙縣金沙高級中學招收體育特長生170人。各自主招生學校負責制定自主招生錄取辦法,經市教育局審核同意后,向社會發布。藝體類特長生招生考試(測試)在全省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后,由招生學校組織進行,并按成績從高到低擇優錄取。
(二)中美課程班招生錄取辦法
三明二中招收100人,沙縣一中招收60人。由學校負責制定招生錄取辦法,經市教育局審核同意后,向社會發布。在中考成績發布后,分別由市中招辦、沙縣區中招辦按報名考生中考成績,從高到低擇優錄取。
自主招生和中美班招生須在中招志愿填報前完成。報考考生只能選報一所學校、一個項目,不得兼報。被錄取的考生不得再參加其他學校的錄取;未被錄取的考生,可回原學校參加其他批次志愿填報、錄取。
(三)統招生錄取辦法
1.確定入圍考生。按各高中學校招生數的1:1.6劃定物理、化學、道德與法治、歷史、地理、生物、體育與健康等七個學科的入圍等級總分。
2.平行志愿。全市中招實行平行志愿,同一批次內不設級差,按平行志愿模式投檔。
3.擇優錄取。根據各普通高中學校招生數,按入圍考生的投檔總分(含政策性加分或減分)從高到低擇優錄取。
4.同分錄取。統招生錄取時,若最后一名同分,按數學成績從高到低順序錄取;若數學成績仍同分,按語文成績從高到低順序錄取;若語文成績仍同分,再按英語成績從高到低順序錄取;若語文、數學、英語三科成績均同分,則一并錄取。
5.招生區域。推動各普通高中實現屬地招生,民辦生源不足的,由市中招辦在轄區內適當統籌調劑安排招生。其余普通高中學校按報考時確認的初中學校學籍招收本轄區內參加中考的畢業生。
三明一中按原三元轄區、三明二中按原梅列轄區招生。三明九中、沙縣金沙高級中學、沙縣五中等三所高中學校繼續面向三元區、沙縣區實施同城化招生。
(四)定向生錄取辦法
1.比例分配。各縣(市、區)“定向生”指標由當地教育主管部門將優質高中招生指標的60%分配到轄區內初中校,并向農村學校傾斜。三明一中招生計劃為920人,其中面向三元區南部招收“定向生”數為543名,三明二中招生計劃為972人,其中面向三元區北部招收“定向生”數為516名,三明九中招生計劃為750人,其中面向三元區南部、北部各招收“定向生”數為40名、60名,具體名額由三元區教育局按畢業生數分配至轄區內初中校。根據省教育廳相關文件精神,到2025年各地分配比例應逐步提高到不低于70%。
2.控制分值。優質普通高中招收城區初中(含縣城初中)、農村初中“定向生”可在統招生最低錄取分數線分別下降50分、60分后錄取。
3.招生辦法。若“定向生”招生指標未完成,則調整為統招生指標,在愿意調劑的考生中按投檔分從高到低擇優補充錄取。三元區南部、三元區北部未完成指標調整為三元區統招生指標,投檔順序依次為三明二中、三明一中、三明九中。
4.資格認定。享有“定向生”資格的考生必須是在報考學校讀滿3年且具有報考學校學籍的應屆初中畢業生,或符合教育行政部門有關規定轉學的應屆初中畢業生。原三元、梅列兩區戶籍跨區就讀考生不享有“定向生”資格。
5.同分同錄。定向生錄取時,若最后一名同分,則一并錄取。
(五)綜合高中班錄取辦法
根據《福建省教育廳關于推進綜合高中班試點工作的通知》,按考生志愿從高分到低分擇優錄取。
三、中等職業學校(含五年制高職)招生錄取辦法
為適應我省高職院校分類考試——面向中職生類(本科批)招生規模逐年擴大的趨勢,進一步落實《三明市創新完善“十項機制”推進新時代教育綜合改革行動方案》(明委發〔2022〕8號)和《三明市創新完善黨委政府“六個一”教育工作領導機制實施辦法》(明委教育〔2022〕3號),深化我市中等職業教育分層分類育人機制改革,在2023年中等職業學校三年制培優班(以下簡稱“中職培優班”)招生經驗基礎上,推進“中職培優班”招生試點工作。
(一)中等職業學校(三年制)招生
1.“中職培優班”招生
(1)招生對象。我市參加當年高中階段招生考試(即參加2024年全省統一組織的中考)應屆初中畢業生。
(2)錄取辦法。舉辦中職培優班的中等職業學校(含省、市、縣屬中職學校)應征得學校所在縣(市、區)教育行政部門的同意,制定“中職培優班”辦班方案,報市教育局備案。依據考生志愿、中考成績1:1一次性投檔,從高分到低分擇優錄取。
2.中等職業學校其他類型招生
(1)招生對象。應往屆初、高中畢業生;具有初中畢業或同等學力及以上的企業在職員工、現役士兵、退役士兵、農村青年、農民工、下崗失業人員等。
(2)錄取辦法。根據《2024年三明市五年制高職教育和中等職業學校(含技工學校)招生錄取方案》,參加2024年高中階段招生考試的初中畢業生,實行網絡統一招生錄取,根據考生報考志愿,按中考成績總分從高分到低分擇優錄取。其他招生對象,由具備招生資格且有剩余招生計劃的中職學校實行自主招生。
中等職業學校秋季招生錄取截止時間為11月10日。
(二)五年制高職教育招生
1.五年制高職教育招生對象。根據《福建省教育廳關于印發<福建省五年制高等職業教育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閩教職成〔2017〕19號)規定,五年制高職教育招生對象為:我市應屆初中畢業生,且需參加當年高中階段招生考試。
2.一般專業最低錄取控制線。根據《福建省教育廳關于印發<福建省五年制高等職業教育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閩教職成〔2017〕19號)規定,五年制高職教育最低錄取控制線原則上不低于普通高中錄取控制分數線下60分(含報考職業院校政策照顧分)。
3.藝術、體育等特殊專業最低錄取控制線。根據《福建省教育廳關于五年制高等職業教育藝術體育等特殊專業領域招生錄取最低控制線的通知》(閩教職成〔2017〕48號)規定,以及我市產業需求,藝術、體育專業和裝備制造類、農林牧漁類、輕工紡織類等特殊領域專業招生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原則上不低于本設區市普通高中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的60%(含報考職業院校政策照顧分)。
4.五年制高職教育錄取辦法。五年制高職教育錄取實行平行志愿投檔,在達到五年制高職教育最低控制線以上且未被普通高中(含綜合高中班)、中職培優班錄取的應屆初中畢業生中,依據填報志愿按中考成績從高分到低分投檔。方案如下:
第一輪投檔:需面試、體檢的院校、專業,按考生報考的志愿專業、學校1:1投檔,根據招生計劃從高分到低分擇優錄取。
第二輪投檔:不需面試、體檢的院校、專業,按考生報考的志愿專業、學校1:1投檔,根據招生計劃從高分到低分擇優錄取。
征求志愿投檔:經第一輪和第二輪錄取后,有剩余招生計劃再實施網上征求補報志愿、補錄取投檔。根據考生補報志愿的學校、專業,按1:1投檔,從高分到低分擇優錄取。投檔對象為未被第一輪和第二輪錄取的初中應屆畢業考生。
五年制高職教育錄取截止時間為8月30日。
四、志愿填報
(一)第一類為普通高中(含綜合高中班)志愿。設七欄志愿,考生可填報招生區域達標高中1—4所(志愿欄后請根據意愿勾選是否同意調劑),同時可填報所在地綜合高中班、一般高中和民辦高中1—3所。三明北附實驗學校的初中畢業生可以填報戶籍所在地普通高中,但不享有“定向生”資格。
(二)第二類為三年制中職“培優班”志愿。可跨縣填報1個學校專業志愿。
(三)第三類為五年制高職教育(含需面試院校)志愿。可填報10個專業學校志愿。
(四)第四類為三年制中等職業學校其他類型招生志愿。可填報10個專業學校志愿。
全市普通高中、五年制高職和中等職業學校(三年制)的考試報名、志愿填報和招生錄取在同一平臺進行。所有志愿安排在同一時間填報,普通高中錄取結束后,再組織職業院校錄取。志愿填報時間安排在中考成績發布之后,具體時間另行通知,系統關閉后,不再安排補報。考生的用戶名、密碼及填報的志愿屬于個人信息,志愿填報要充分尊重考生個人意愿,學校、教師不得代替考生統一注冊和填報志愿。若相關信息被惡意修改,考生可以通過“志愿填報”平臺上的“申訴欄目”提出申訴,市中招辦將協助考生恢復信息,同時追究相關人員責任。
五、照顧性政策
(一)軍人、消防救援人員、人民警察子女
1.烈士子女,因公犧牲的軍人、消防救援人員、民警子女,加分分值為20分。
2.駐國家確定的三類(含三類)以上艱苦邊遠地區和西藏自治區,解放軍總部劃定的二類(含二類)以上島嶼部隊軍人的子女;在飛行、潛艇、航天、涉核等高風險、高危害崗位工作的軍人的子女,加分分值為20分。
3.作戰部隊、駐國家確定的一類、二類艱苦邊遠地區和解放軍總部劃定的三類島嶼部隊軍人的子女,駐邊遠艱苦地區在職消防救援人員子女;一級至四級殘疾軍人、病故軍人的子女,一級至四級因公傷殘的消防救援人員、民警的子女;平時榮獲二等功或戰時榮獲三等功以上獎勵的軍人、消防救援人員的子女,一級、二級公安英模的子女,加分分值為15分。
4.前款規定范圍之外的現役軍人、在職消防救援人員子女考生,2021年—2025年加分分值為5分。2026年起調整為“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不再享受照顧性加分政策。
上述加分對象以省教育廳聯合相關部門下發的名單為準。
(二)獲設區市(含)以上表彰的見義勇為先進個人或其子女考生,加分分值為10分。
(三)歸僑、華僑子女、歸僑子女考生和臺灣省籍考生(含臺灣戶籍考生),加分分值為3分。
(四)寧化縣治平鄉、永安市青水鄉的少數民族考生〔初中階段須在寧化縣治平鄉、永安市青水鄉具有3年完整戶籍,且在戶籍所在縣(市)學校具有3學年完整學籍和連續3學年實際就讀經歷〕加分分值為5分。2026年起,少數民族考生不再享受照顧性加分政策。
(五)農村戶口獨生女、二女結扎戶子女,殘疾獨生子女考生加分分值為3分。2026年起,此類考生不再享受照顧性加分政策。
各類照顧加分不能累加,僅取最高的一項。享受加分照顧政策的考生,須填寫《注意錄取登記表》,名單和照顧項目經相關部門(單位)審核后由考生所在學校公示一周,接受師生、群眾和社會監督。各縣(市、區)不得增加其他照顧政策和分值。
六、其他事項
(一)各縣(市、區)和普通高中學校應按市中招辦統一批準的招生計劃、范圍、標準和方式同步招生。全面實行公、民辦學校同步招生,公、民辦學校招生錄取統一納入三明市高中階段學校招生考試管理系統進行。市高中階段學校招生考試管理系統統一錄取名單是普通高中學生學籍接續的唯一依據,對未經市、縣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確定招收的學生,一律不得發起或審核通過學籍接續。
(二)各普通高中學校(含民辦、學校自主招生)不得招收低于最低控制分數線下的考生。2024年公辦普通高中招生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劃定方法:根據普通高中招生計劃的1:1.05比例劃定,以最后一名入圍考生的投檔分作為全市普通高中最低錄取控制線。民辦普通高中學校在招生計劃未滿的情況下,經市中招辦同意后,最多可降低50分(含)錄取。
(三)已被普通高中學校(含省達標高中中外高中課程實驗班及民辦高中)錄取但未按規定時間到錄取學校注冊的學生,視為自愿放棄普通高中學校錄取資格,不能參加其他普通高中學校的錄取,允許根據個人意愿報讀中職(含五年制高職)學校。學生未到校報到入學的,學校不得為其注冊學籍,不得將其納入在校生統計。
(四)各縣(市、區)教育行政部門要主動會同紀檢監察部門加強對各類招生工作的監管,增強招生工作的透明度,堅持政策公開、計劃公開、錄取辦法公開、錄取結果公開,接受社會和群眾監督,及時糾正和查處違規違紀行為。
(五)各縣(市、區)教育局要將本通知及時轉發到轄區內各中學(初中、高中),做好政策的解讀、解釋工作,加大社會宣傳力度,及時發布招生信息,營造良好輿論環境。
以上就是“2024年三明中考方案細則解讀”的全部內容,中考生如想了解更多關于福建中考升學、報名時間、招生簡章、招生計劃、招生專業、泉州學校、政策公告及招生問答等內容,如果想報名的同學可以通過【在線報名系統】答疑解惑。
本文標題:2024年三明中考方案細則解讀@中考生,快來測一測適合報考的學校吧!
根據模考/估分情況,測算錄取概率,提供針對性的升學方案...我是:
考生情況:
填寫信息,獲取結果:
免責聲明
掃一掃添加企業微信
與福建中專升學專業老師, 一對一咨詢,在線實時為你解答疑問!